主人公:李先生及其爱人
职业状况:工薪家庭
年龄:65岁
理财目的:财富保值增值
本文仅对高净值人士投资给予借鉴,无任何诱导投资等信息。
金斧子温馨提示: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
全文字数约2400字,阅读时长约5分钟。
前言:5月21日,应高净值客户的邀约,我们金斧子前往泉城济南举办济南城市见面会。借此机会,笔者访谈到我们这一期的主人公:已至花甲之年的李先生及其爱人.
虽然已至花甲之年,但夫妻二人依旧精神矍铄且健谈。因而我们有幸通过其口述,了解到作为一对普通夫妻,是如何通过自身优势,并抓住时代机遇积累自身财富。
1995年冬,山东的夜风似刀子刮过皮肤,大街上偶尔走过一两个路人,也是紧紧地裹住大衣,匆匆而过。此时,在一个职工大楼内,窗户旁,李先生伏在桌前,用手敲击着键盘,一边敲打一边口中说出一些专业术语。他的爱人就在旁边记录,不时在纸上写下:盈利预测,重要合同等文字。
90年代的知识变现
92年到94年,股票市场持续走低,94年八月推出停发新股、允许券商融资、成立中外合资基金”三大利好救市政策,一时之间,股市大涨。股市的上涨在稳定了市场的同时,也让不少实业家红了眼。一时之间资本纷纷涌入股票市场,而这也造就了另一产业链:专业代写招股说明书。
那个年代,专业代写还是相对隐私的一件事情,一般都是通过熟人介绍。因为李先生自身是在企业并且是一个中层管理者,而他的爱人则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,通过熟人介绍,他们开始尝试招股书代写。在后来,通过夫妻二人自身的学识,两人迅速掌握了最标准的招股说明书的写作技巧。这也成功的为夫妻二人提供了第一桶金。
即使到2017年,百度一下招股说明书,依旧有着众多公司在做专业招股书的生意。而早在22年前,李先生及其爱人就已经发现了这个商机。不得不感叹一句:很多人输就输在,对于新兴事物第一看不见,第二看不懂,第三来不及。
与百万擦肩而过
历时五年掘得第一桶金后,李先生和其爱人不再将目光集中在招股说明书之上。而是开始寻求其他的投资,本想投资股市,可是在99年经历过互联网泡沫之后,股市一直便是不温不火。李先生和爱人初次了解股市,也未曾意识到这是一个抄底的好机会。遂放弃了这一念头。
2005年,百度上市赴美当天,股价上涨至72元每股。这一消息在刺激新一轮财富浪潮的同时,也让李先生和爱人的心思又活跃了起来。
问题来了,就算想要投资股权,且不说个人资源依旧相对稀缺,再者,投资原始股,投哪支,什么样的才会获取高收益?这些都让李先生无比迷茫。
既然无法投资原始股,那么就去股票市场搏一搏吧。
人生如酒千般味
05年才决定入市,但是在08年股灾的时候,李先生已经撤出股市。即使如今回忆起来,李先生依旧表示,08年太疯狂了,自己当时也没有特别多的想法,就觉得涨得已经很疯狂了,过满则亏。所以迅速撤离股市。
但是当同样的事情在15年发生的时候,李先生却并未及时意识到。
当沪指上涨,再创年内新高5178.19点时,李先生的心态依旧出奇的好,坚定一路看涨,即使五天后,沪指出现4264的低点,他依旧相信一定能够逆转行情。当然市场也不负他的判断,随后就开始反弹,而在反弹之后,李先生误判形势,认为这是一次抄底的好机会,再者前期盈利太多,盲目自信,他通过加杠杆进行再度配置,准备以小博大。可是在短短半月,股市虽有反弹,但是,相比最高点依旧是暴跌。
最后,大盘不断暴跌,15年的股市,触目惊心的血案比比皆是。
在谈论这段历程的时候,我注意到李先生依旧是镇静且笑容满面,看出了我的好奇,李先生的爱人解释说,15年的时候,我们总共亏了有700多万,但是其实对于我们当时的资产状况来说,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的。而且细数起来,99年的泡沫我们躲过了,08年股灾也躲过了,15年就算亏了对我们生活也不会有多少影响,再者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,偶尔栽个跟头,对于我们而言也能更好的选择方向。
自由稳健之路
15年李先生的股票虽然暴跌直至套牢,但是对他的生活并没有多少影响,但是对于更多的人来说,因为股灾而上演的各种悲惨故事,也让李先生及其爱人无比心惊。
他们的儿子此时劝他们,也没必要在股市里面博收益,不如换些比较稳妥的投资,毕竟此时家庭已经进入了保值增值阶段,自己和老伴也不宜投入太多心力在股市之中。在儿子的建议之下,他们将目光投向了私募领域。可是最开始私募他们也不太懂,以往的投资经验就派上了用场,股市讲究低买高卖,李先生和其爱人一琢磨,一切投资应该都是万变不离其宗,即在保值的基础上获取最大收益,于是在考虑市场行情低迷的情况下,他们选择了利于保值,风险较低的套利策略的产品。
起初,看到收益的时候,他们并不适应,习惯了高收益高风险,突然变得稳健,总觉得心里少了些什么,可是当看到16年大盘开年第一天就熔断的时候,而此时他们买的产品不但跑赢大盘,取得了一定盈利,虽然收益不算多,但相比自己从前劳心劳力,收益波动还起伏较大的情况,两相对比,理性抉择后,他们认为还是走现在稳健的路就好。及至今日,李先生和其爱人在结合行情变动与自身家庭资产配置的情况下,选择持有多款私募产品:套利,对冲,CTA等,其收益各有盈亏,但相对于16年至17年的市场行情,他们的投资也取得了较好的表现。
及至今日,李先生和其爱人在考虑当下行情与自身家庭资产配置的情况下,选择持有多款私募产品:套利,对冲,CTA等,其收益各有盈亏,但相比整个市场行情而言,已经算是取得不错的收益。
访谈快结束的时候,我询问他们对于私募投资的看法的时候,李先生只表示一句:专业,是比我们这些野路子,自己摸索的要强很多!但是现在是我和老伴的心思也不在这些上面了,不然我还能再战股市十来年。
“你啊,就是不服老”李先生的爱人在他身侧笑着说。
访谈后记
在时代的发展中,我们总是可以感受到自身的渺小,但是渺小并不意味着我们无所作为。如果不是在不断尝试新鲜事物,并且利用自己的优势,那么李先生和其爱人也不会拥有现在的资产财富。而如今投资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是一个很习惯的行为,正所谓:你不理财,财不理你。
纵观访谈的客户朋友,莫不让人觉得理财意识的觉醒,早与晚很重要。我们都不是活在鸡汤编撰的世界中,我们也不是每个人可以承受700多万的损失,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财富积累来实现自己人生的蜕变。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******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